交汇点讯 凄厉的警报,是对勿忘伤痛历史的警醒;
寂静的默哀,是对遇难同胞的追思缅怀;
悠远的钟声,是对共筑和平的真诚祈愿。
今天是2022年12月13日,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庄严举行。
85年前,侵华日军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85年后,我们又一次以国之名,祭民族之殇;以史为鉴,祈愿和平永续。
国家公祭广场上,国旗下半旗致哀,肃穆的气氛让冬日的空气更添凛冽。包括抗战老兵、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生产一线工人、农民、学生、国际友人在内的社会各界代表胸佩白花,默然肃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93岁的夏淑琴老人和95岁的葛道荣老人代表目前登记在册的54位在世幸存者来到现场,为历史作证。
10时整,公祭仪式在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正式开始。当防空警报响彻南京上空,公祭仪式主会场内,众人低头缅怀85年前遇难的同胞;南京街头,机动车停驶鸣笛,行人肃立默哀。
仪仗队迈着庄严步伐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敬献花圈。来自南京中华中学的85名学生宣读《和平宣言》,少年用坚定的嗓音,向昨天的苦难和明天的梦想立下铮铮誓言;6名社会各界代表撞响“和平大钟”,久久回荡的钟声,表达着对死难者的无尽哀思和对世界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和平发展,时代主题,民族复兴,世代梦想。
龙盘虎踞,彝训鼎铭,继往开来,永志不忘。”
参加公祭仪式的各界人士纷纷表达了要牢记历史、珍爱和平,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心声。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是撞响“和平大钟”的代表之一。“这钟声不仅是对死难者的哀悼之音,更是警示之声,警示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警示我们每一个国民要认识到肩上的使命。”刘云表示,作为医务工作者,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宗旨,在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为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车体分厂电焊工、中车首席技能专家孙景南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就是要告诉大家,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民族的苦难,也不能忘记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们要从苦难中吸取教训,因为落后就要挨打。牢记历史让我们现在的产业工人有了建设祖国的强大力量。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各行各业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和信心实现伟大复兴的目标。”徐工集团、徐工机械党委书记、董事长杨东升表示,徐工集团将坚定扛起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的历史使命,早日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更有能力和底气珍爱和平、捍卫和平,为世界和平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薛延涛是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校区高二学生,他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将个人奋斗融入时代大潮,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文素养,增长知识才干,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努力。
定居南京的英国人贺福(Frank Hossack)已是第三次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能再次作为外籍人士代表参加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我感到十分荣幸。这证明,传承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不仅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对其他国家的人亦是如此。”贺福说,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国记忆,更是世界记忆。牢记历史、传承世界记忆将有助于各国的人们携起手来,更好地守护和平。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浏
联系人:刘经理
手机:13991986132
电话:029-86696566
邮箱:xihedongli@qq.com
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浐灞生态区丝路国际创意梦工场5幢